今天早上,又收到了老妈的微信,随性想起一些经历,便记录下来。
人人都觉得独立开发者很自由很爽,只有我老妈最关心能不能养活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问一次。目前收入刚好,本身我平时消费欲望比较低,除去旅居外,再无大的开销。
记得 13 年毕业去北漂,爸妈觉得不稳妥,一直想劝我回去当老师或考公(他俩一辈子的老师,觉得体面又稳定),只是我性格飘忽,不太喜欢比较固定的工作。随着工资逐渐上涨,他们也就放心了,甚至感叹一个月挣了他们一年的钱,进而就总是嘱咐让我在公司好好努力,多攒点钱。
不过 17 年辞职后尝试了一年的 Gap Year ,我爸就又开始忧虑我的生存问题,觉得放弃之前的工作太可惜了,包括 19 年决定做全职独立开发,他们嘴上不说,心里也是各种担忧。
爸妈其实一辈子都很节俭,年轻时又种地又教学,二十几亩地,凌晨起来去山上割麦子,然后再赶回学校上课,调到外乡后,还要骑几十里山路去住校。小时候乡村教师一个月工资就十几块,虽然逐渐在涨,但毕竟微薄,后面又种果园等等,可以说把能吃的苦都吃遍了。后面老师待遇提高了不少,一直工作到退休,在他们眼里,有个稳定的工作,是尤为重要的一件事。
像他们体会过苦日子的人,对储蓄和风险看得尤为重要,所以经常会嘱咐我,要合理消费,趁年轻攒点钱。比如先不要过度消费,等攒够一定额度的固定存款,再去考虑买一些比较奢侈的东西。
这个习惯确实很好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9 年辞职前,其实一直在攒钱,全职出来如果断了收入,想想每个月的房贷都心慌。最后攒够 40w 后,就出来了,终究还是想尝试更自由的生活,那时想着至少可以够 2 年的生活费用。
所幸一切还算顺利,给钱迹上了付费功能(只是收入不多,有些工具类的太卷了),后面又有新的项目,保证了每个月的收入。目前只能说,作为一个小团队而生存,短期内没有经济压力。
现在也是一样,一直留有一部分固定存款,生活中遇到一些花大钱的事,会除去这部分固存款再去衡量,只想用这部分钱,来抵消未来不可预知的一些风险,比如收入断层、家人生病、疫情的持续扩大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工作,什么诗与远方,归根结底,都是要回到收入上面。谈钱,一点也不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