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本是无意之举,中间有的放矢,顺便把一些思考告诉大家。
有每天上推的习惯,也关注了很多国外独立开发者,包括国内,比如 @ 壹树 ,应该也有在社区吧。
去年 12 月初,在推上看到刷屏 ChatGPT 一开始并没有关注,以为只是跟所谓元宇宙之类的概念。真正让我决定去试试的,是因为看到有人在推上说一个账号能卖 50-100,那还得了?注册个账号能赚这么多钱?
所以,能否批量化注册?在咸鱼上自动售卖,打造一个自动运转的赚钱机器?抱着这个心态,去尝试了一下。这里面所谓的 “门槛” 仅仅是海外短信,在当时网上已经有少量教程,比如我用的 Sms-Activate 来注册,一条短信大概 0.7-1.5 成本,咸鱼上我卖 10 块钱一个账号,挂上去以后,一个晚上没听过,聊天消息回不过来,第一次感受到流量的强大。
99% 的生意,都是信息差。而信息差无处不在,很多我们所谓的 “业内人士”,觉得稀松平常的事儿,很多人一样不知道,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群人,卖给他。
一个晚上应该能赚 1000 ,但是我很快放弃了,因为我知道这种热度很快会消退,(呸,不用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实际上是因为很多平台开始封禁 ChatGPT 相关的字眼,导致流量下降,短信平台还剩下一些钱,也就没用了。
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多可以优化的,比如短信成本可以做到更低,但是我更需要的是稳定性、一次性注册成功,而不是浪费时间去不断换低成本的短信。多花费了时间,用来节省短信的几毛钱,我认为不值得。在我看来,大部分业务,如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重复完成的事情,我都认为不值得。
试过 ChatGPT 的强大以后,当天晚上兴奋的睡不着觉,一直在想能跟什么结合。当时想写文章、写百度知道,但是似乎这些都没钱赚。包括知乎的问题,依然没钱赚。直到有一天,我在 B 站刷到,百度有一个问一问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付费问问题,由人接单,就有钱拿。很多人靠这个做兼职。对,这个也是信息差,至今有人靠这个赚钱。怎么赚?各大平台发信息吸引宝妈做兼职,300 块钱带你入行,没错,就是告诉你怎么注册百度问一问,就能挣 300 块。
严格来说,我认为我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人,我认为这种 “骗人” 的事情,不应该去做。纯粹就是骗人,但换一个角度看,也算是让一部分没有信息获取能力的人提供信息服务。
相信最小 MVP 原则大家都清楚,所以我也注册了一个问一问的答主,花了一天时间测试了一下,通过 ChatGPT 去答题,确实可行。既然可行,那必须让它自动化,还是那个原则,如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重复完成的事情,我都认为不值得。
于是我花时间做了一个浏览器插件,自动抢题,自动通过 ChatGPT 获取答案,再自动发送,没毛病,可以完成。然后,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账号被封了,原因是作弊。
但我发现这个群里用户量其实不小,我也深知外挂的风险,于是将产品形态从针对性外挂移出来,做成公众号形式,用户将问题发送至公众号,公众号再返回答案。
剩下的,就是我所不擅长的部分,运营这个产品。所有业务最难的是开头,从我以前各种失败的产品经验上来看,这次我很幸运,在一开始就找到了初始流量,我混进用户群,在群里散播公众号,果不其然,粉丝刷刷的涨,在今年 1 月初的时候,ChatGPT 的风还没有吹到国内普通人身上,我算是第一个在这个群体中散播的。
这里其实有一个核心逻辑,我认为个体做产品,一定要想清楚流量哪里来?尽量让产品本身具有主动传播的能力,这样后期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就可以持续性获取流量。再一次,如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重复完成的事情,我都认为不值得。包括花精力引流,当然设置好投流策略,花钱买流量,也算是一种自动化。
我在产品中设计好了,转发二维码,好友关注公众号,可以获取提问次数,以及后期加入付费模块以后,可以得到佣金。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涨粉 3000 人,1 月份平均每天能涨粉 300-600 人。当然这里面很多并不是有效用户,我需要的是精准的问一问答主,而不是不提问的人,以及对 ChatGPT 感兴趣尝鲜的人。这条策略至今依旧有效运转,每天依旧能涨粉 100 人左右。因为只是副业,所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躺赚,以及验证想法可行,而不是数量。
我写了一篇推文,让用户投票是否好用,92% 的人认为好用。也设定了另一项投票,让用户选择愿意为此付费多少钱一个月,果不其然,选择最低的 20 以内人数是最多。这算是我的失误,大部分人,并不会真的算清楚,这个工具能给自己节省多少成本,且大部分人都会忽略时间成本,他们只会无脑的选择最低价格,以为他选择最低价,最后的定价就能真的按照他希望的去设定,没人愿意付出更多的钱,这是人性,我也一样。所以我认为这次试探是无效的。
所以,我去按照 ChatGPT 当时 GPT3.0 API 的价格去计算成本,用户问一个问题平均消耗 tokens 数,最终核算出来,一个问题平均成本在 3-4 分钱 RMB,所以我一开始定价一个问题最低都要卖到 6 分钱,这样不管用户问多少个问题,我始终保持微小利润。
2 月份已经很多人开始做 ChatGPT 了,很多人都做包月的形式,但我认为,他们的用户群体,大多数是尝鲜,而我的用户群体是持续性使用。所以他们的用户群,可能用几天就不会用了,包月是能赚的,而我不行,我当时一天能消耗 120 美金的 Tokens。在 3 月 8 日 很多账号被封禁,新注册账号额度只有 5 美元开始,之前很多包月的 GPT 就无法提供服务了,因为成本扛不住。我当时也想清楚了,不需要去跟他们抢,毕竟热度终将消散,现在很多 GPT 也下场了。
某天午觉醒来的样子
由于一开始的引流,导致很多用户在我这边都有足够的免费额度,可以免费使用,以及有很多无效用户(关注后不作任何操作的立即取消关注)。我当时算了一下,付费比例只有 23%
所以我做了一些调整。 1、只要用户取消关注,并且是无效用户,就会扣除之前赠送的题量。 2、计算出 80% 用户的平均问题量大概每天 50 个问题,免费赠送的题量,每天限量使用到 50 ,满足大部分用户,重度用户需要另外付费。 3、由于 ChatGPT 已经很多了,很多人去白嫖各个产品的免费额度,所以将邀请赠送的题量降低。
组合拳下来,付费比例提高到 50% 左右。
当时有很多想法,基于 ChatGPT 去做,想让身边朋友都去开发产品,以我的产品作为流量池,每个朋友有新产品开发出来,从我这里去获取第一波流量,再以前面说过的方式,形成自动运转,让用户去找重度用户群体主动传播,持续性获客。所以我希望在我公众号的用户,全部留下来,不要轻易取消关注。所以加了一个小功能,签到赠送题量,每天在公众号菜单栏点击一下,赠送 10 个问题。
这个点让我明白的是 每一个产品的每一项功能,背后一定都有它的运营目的。比如 PDD 拼团、砍一刀,本质上都是拉新,而我们在设计功能的时候,一定要出于业务角度去考虑,并且去关注这项功能最终带来的运营数据。嗯,我这边数据就是,每天 2000 人点击签到。
当然是退场,毕竟生成式 AI 目前还有很多你懂的 *** 在里面。
算下来,真正开发的时间,也就是 1-2 月密集的开发,3 月份基本上就不怎么搞了,剩下的时间算是真的躺赚。我近两年也没怎么真正意义上上班,算是半个自由职业,日常其实也非常焦虑,上半年的躺赚给我的感觉是,让人感觉心里有底,每天有实实在在的进账,而不是像之前的业务一样,这顿饭吃了,下一顿还不知道在哪里。未来依旧往这个方向上靠,人这一生是短暂的,不希望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丰富人生体验,而不是工作。
最后分享一些数据吧。
做产品,一定要关注数据,做利润一定要关注成本,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个小工具。
小广告吧,如果不行,首富老陈可以跟我说哈,我删掉,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敖翔」,希望有天能跟道哥一样,持续性每周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