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订阅了很多的周刊/Newsletter,但是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缺乏对往期内容的整理,它们很少会对内容数据作统计分析,更没有将内容整理成合集的习惯。
在自己开始连载周刊后,我就想别开生面,除了每周更新正刊外,还计划定期做一些盘点。我认为过往周刊值得被串联起来,形成合集后,既方便大家阅读检索,在这个 AI 时代,还能作为知识库的资料,能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Python 潮流周刊每 30 期作为一季,预计有 60,000 字以上。在第 1 季完结时,我整理成了合集,并制作成 PDF 版本的电子书,还写了一篇总结分享。
现在,第 2 季已完结,我准备延续这个做法,继续做一些总结分享。
首先,分享一些数据吧。第 2 季从 2023.12.16 到 2024.07.16 正好 210 天,跟第 1 季的时长一样,精华部分总字数约 6 万,与第一季相差不大。
本季周刊共分享了:
相比第 1 季,文章数、音视频数和热门讨论都有所下降,开源项目数略有增长,赠书数则是前一季的 18.6 倍!
从上面的柱状图来看,每期分享的内容数相差不是很大。第 55 期是特殊加更,分享的是 9 个周刊类信息源。
从上面的饼图来看,文章和项目这两大类基本持平,加起来的比重有 85%。音视频和热门讨论的比重相比前一季少了很多,主要是因为我最近很少花时间去接触这些内容。下一季,争取把这两类内容的数量增加起来。
上一季时,我统计了公众号的阅读量、点赞和在看数。这一季由于后半段转为了付费专栏,在公众号等平台只是发布标题摘要,导致阅读量断崖式下跌,统计阅读量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截止本文写作时,周刊的小报童专栏订阅数是 221 人,爱发电专栏订阅数是 7 人。目前的年费是 128 元,计划是每满 100 期时涨价一次。
国内读者的知识付费意愿普遍较低,在程序员群体身上更是明显。很感谢这些订阅周刊的朋友,你们的认可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既带给我一份副业收入的喜悦,同时也强化了我持续履约更新优质内容的责任。
前几天在写周刊第 60 期时,我半开玩笑地跟老婆说,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想写周刊。其实,这是真的,很多时候我会心里自我挣扎一下,想拖延或者是罢工一会。
这跟周刊紧密的更新周期有关。我们周刊基本是在周六发布,然后在周日我常常有一种被掏空感,只想陷在动漫和短视频里;到了周一至周三上午,我基本不会看 Feedly 里那些 Python 信息源,都留在周三下午到周五下午的碎片时间阅读;周五晚上到周六,则是集中的整理、发布和宣传。周而复始。
非亲身经历的人也许无法体会这项任务对意志力的考验,更别说时不时的周末加班或者要出趟远门的情况对时间的挤压。虽然持续了一年多,我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时不时还是想偷懒一下,想给自己放松一下。
有几次晚上,我坐在客厅的餐桌前心神不定,听见房间里不到 2 岁的小孩还闹着不想睡,我干脆停下来,进去给他讲即兴的睡前故事,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我把这当做一种放松了,殊不知,我老婆每天要在小孩身上花太多时间,能安静坐在客厅做自己的事情,其实是一项她非常羡慕的特权。
我不想抱怨什么,消极的情绪并非常态,更多时候,我其实是打了鸡血一般投身其中。毕竟,我善于给自己做的事赋予价值感,善于抚平情绪的波澜,善于表现出一副很有毅力的模样。
在本季周刊第 50 期正式转为付费专栏的时候,我在 V2EX 看到过极其刺眼的留言,有一则骂我是 “蛀虫” 的。当时真的很想喷回去,加倍回击!但我几番心理斗争后还是忍住了,眼不见为净,不跟狭隘有偏见的人交流才是明智之举。
免费的内容转收费了,就让一些人觉得自己利益受损了,怀有这种心态的人还是尽早远离为好。最近,@ 古明地觉 似乎是受我启发而出了付费 128 的《Python3.12 源码剖析》专栏,于是被一个人追骂 “垃圾”,古兄的回复毫无止骂效果,最后写了一篇《带大家感受一下物种的多样性》。我的经验是,第一回合就屏蔽/忽视这种人,多说无益。
所以,我对那些表达出尊重和善意的留言,十分珍惜而感激。
记得在 Python 猫发布《周刊是聪明人筛选优质知识的聪明手段!》后,短短几分钟就收到 10 几条支持鼓励的留言,没几天,订阅数也迎来暴涨,这更坚定了我要做付费专栏的信心!
小报童里也收到过不少留言,以下是最近比较打动我的两则:
除了国内的平台,我还积极扩展海外的渠道,例如 Twitter 和 Telegram,很高兴也收到过一些支持鼓励的话。
以上是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 Twitter 网友,他在周刊发布前几期时就给过我一笔美元赞赏,所以我想回馈他一份年度订阅,最后收到的是这么暖心的答复。
在拓展周刊的宣传渠道时,我有幸成为中文圈里氛围最好的 Newlearner の自留地频道的一名编辑,为周刊获得了大量关注。在转付费后,我自觉要痛失一大阵地了,没想到频道主@Newlearner365 竟十分支持知识变现:
在开始时,当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但后来,更多的是点赞支持。
我们有一个与周刊同名的作为副刊的频道,里面有不少身居海外的朋友,不方便使用微信。因此,我特意开通了爱发电主页 ,本想着就照顾一下最多 3 位读者吧,没想到如今已经有 7 位订阅者了。
周刊的转变和以上的留言都发生在最近两个月,现在想想,感觉时间就像突然变慢了一样,两个月前的对话还历历在目。
如今,第 2 季周刊如期交付了,保质保量,下一季再接再厉。
最后说一下周刊的合集以及电子书吧。前几天,我重制了第 1 季周刊合集,发布了 EPUB/PDF 版本以及 Markdown 源文件,第 2 季也会这样做。
但是,为了照顾付费读者的权益,这一季的电子书暂时不会公开。请希望获取免费版本的读者耐心等待,最长不超过 1 年时间。
如果你喜欢本周刊,欢迎付费订阅支持!
付费订阅入口,目前只支持三种方式:
1、小报童(需要使用微信登录,可微信和邮箱接收更新)
2、爱发电(支持邮箱登录)
3、FlowUs(支持手机号、邮箱和微信登录)
PS. 2024.07.24 前首次订阅我的小报童专栏,请先领取一张优惠券 ,可享 8 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