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施行的第 20 年。
作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首部法律,《电子签名法》开创了我国在信息化领域法治化管理的良好开端,奠定了坚实的网络信任基础,对加速我国信息化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无纸化、数字化时代,电子签名标准在关键领域中发挥着保安全、促协同、增效益的重要作用,成为保护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核心手段。
政策梳理:从立法筑基到全域渗透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十八号《电子签名法》开始施行,明确规定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009年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规定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应使用商用密码,明确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的条件和程序,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实施监督管理。
2009年12月1日,国家密码管理局《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使用密码的行为,国家密码管理局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使用密码的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2015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一次修正,推动了电子签名在不动产交易、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2019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二次修订,进一步明确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2024年9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加强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监管。明确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不得就证书申请的受理和查验,证书的签发和交付向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委托。
《电子签名法》施行 20 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的逐步推进,电子签名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逐步扩展到政务服务、医疗、交通、人社、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实现了从单一领域应用到全行业渗透的深化发展。
e 签宝:政策落地的先锋典范
在这波澜壮阔的数字化征程中,作为电子签名行业领军企业的 e 签宝,自 2002 年成立以来始终与政策同频共振,从早期技术攻坚到行业首个 AI 合同大模型, e 签宝以持续 23 年的技术迭代,见证并推动着数字信任生态的成熟。
行业地位与成员身份
e 签宝是国家密标委首批成员单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中国电子认证产业联盟成员、电子文件推进联盟成员、电子文件推进联盟成员、IFAA 成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成员、中国电商物流产业联盟成员;
参与国家标准建设
e 签宝参与了 15 项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制定,其中包括:
参与制定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签名服务密码标准体系研究》《基于云的电子签名服务技术要求》《电子招投标密码应用技术规范》;电子合同国家标准制定《电子商务电子合同规范》(项目编号 20141105-T-469);参与电子文件管理推进联盟标准制定等。
政务场景全面突破
在政府单位领域,e 签宝已成为 10+ 个省级政府的指定电子签名服务商,e 签宝是浙江省政府 “最多跑一次” 指定电子签名服务商,并先后服务了安徽、湖北、云南、青海等省级政府部门以及西安、长沙、太原、东莞等 150+ 省市政府机构。
公共服务领域深度渗透
e 签宝为全国超过 20 个省、100 个以上地市的自然资源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管中心、房地产管理中心、公积金中心提供电子签名服务。e 签宝为各级卫健委,浙大二院等多个顶级三甲医院、市县和基层医院提供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可信医疗电子签名服务。
获工信部 CA 牌照
2024 年 9 月,e 签宝经过严格的审核与认证,获工信部颁发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 (CA 牌照),这意味着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电子签名行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更高的期待与要求,也标志着电子签名行业将朝着更合规、更良性的方向发展,电子签名行业进入了全新的 “持牌经营” 时代。
行业首个合同大模型
e 签宝合同大模型专注于合同相关任务的处理,在多项合同领域的能力上,已经超过了一些通用大模型。比如合同版面分析、合同摘要、合同信息提取、合同条款识别,这四个基础能力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提升,为客户提供 “好用、安全、专业、价格合理” 的智能合同产品,
AI 技术深度融合
e 签宝 AI 合同大模型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实现了更高效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支持,为 SaaS 用户带来了更流畅、更智能的交互体验。同时,增强了模型的灵活度与智能化水平,为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精确的服务方案。
20 年来,e 签宝作为电子签名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推广者、实践者,紧跟政策步伐,不断进行技术优化与升级,通过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子签名及电子印章服务,助力众多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未来,随着 AI 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进,我们期待着电子签名技术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