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总结 为什么开发者应该多关注海外市场

hlwjia(强生) · May 04, 2023 · Last by coderkkx replied at December 23, 2023 · 7038 hits
Topic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excellent topic by the admin.

来 w2solo 刷个存在感,发一篇 2020 年写的旧文。

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一下为什么我认为作为国内的开发者,应该多关注海外市场、做面向海外用户的产品。


早在 2000 年(点 com 泡沫那阵),国外就有了 indie hacker / indie maker 这个名词来称呼做 “独立” 产品的人。这里的 indie 是 independent 的意思,意在独立(解脱)于各种束缚,比如: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固定的办公室、领导、或者是投资人。

而国内在最近几年也涌现了一拨独立开发者,多数以工程师为主,当然做的产品也是面向国内的市场。有做地不错的,像 Baye 的熊猫吃短信、vulgur 的极简时钟、Kenshin 的简阅等;但综合我这两年来对海外一些独立产品的研究,海外市场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凡是都有个前提,就是你没有一个豪华的创始团队或者是顶级投资人的背书,就是个人或者两三人的小团队。这个条件我觉得可以覆盖 90% 的中国的开发者;对于另外 10% 的拥有资源或者金主爸爸靠山的个人或者团队,不仅 “可以” 还 “应该” 去磕中国市场。但这不是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在 BAT TMD 等巨头和背靠资源的精英创业者们的夹缝里,我觉得只有做面向海外市场的小产品是更有胜率一点;做国内市场面临的四个问题:

第一、不存在足够的空间给个人/小团队做独立产品存活。

Slack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美国已经上市了,市值 200 亿刀。Slack 一直是被 qiang 的,但是为什么国内没有出现 Slack 这样的产品作为一个信息中心来连接各个办公工具?

其实有,还不少,但都没活太久。一部分原因是腾讯阿里都非常重视这个 “商业流量入口”,不想有可能被对方占有了。另外是国内互联网生态,从 BAT TMD 巨头到小软件公司,都太封闭;不仅不开放,还相互制约,都想把自己流量的守住,所以就同时出现了三个 Slack:

  • 微信出个企业微信(还封杀了 wetools)
  • 阿里出个钉钉
  • 字节出个飞书

在这种巨头虎视眈眈且相互对抗的格局里,作为三缺(缺钱、缺资源、缺核心门槛)的个人或者团队是无法存活的。或许在 2010 年至 2016 年间还有草根产品团队依靠 “热钱” 注入有爆发的可能性,时至今日,特别是这个蜜汁 2020 的局势,是不太可能的了。

即使,你找到了一个空白的利基市场(niche),你接下来面对三个问题:需求验证(试错)、推广、和商业化。

第二点、需求验证或者叫 “试错” 成本高。

由于国情不同,咱们需要经过一些不可避免的审核流程来保证互联网的干净。这个没话说,在哪做事就守哪的规矩。但这 “需求验证” 的门槛可就提高了不少。

比如要做个网站吧,备案最快也两周。做游戏?有没有版号?做 app ?有没有软著?小程序(从用户端来讲)是个不错的创新,但是你最烦看到的是不是 “审核不通过,类目不符合”?稍微做点有用户互动的功能都需要公司主体。公司注册、银行开户、做帐、以及各种实名制等;这些虽然都不是不可达到的门槛,但是去完成这些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对于本身就单打独斗的开发者来说 - 太累了。

再看看海外,简直不要太爽。做 app 还是需要经过苹果和谷歌的审核,但几乎不会对程序本身以外的东西设置门槛。网站注册个域名,30 秒改个 DNS 指到你的 IP,Netlify 或 Vercel 代码一推,就自动构建、部署、上线了。哪怕你不会写代码或者会写代码但是想先验证一下需求,看看潜在用户的响应如何,国外有不少非常值得一样的 no code 或 low code 平台。这个以后可以单独写一篇。

OK,国内你也通过重重难关项目终于上线了,你面临剩下的两个问题:推广和商业化。

第三点、推广渠道少 && 门槛高。

海外市场的推广渠道更多元,比如 ProductHunt, IndieHackers, BetaList 等。这些平台不仅国内没有,我想表达的更重要一点是,这些平台用户都比较真诚和热心会实在地给你提建议,给你写反馈。国内也有几个论坛/平台,但是用户氛围和友好度就和上述几个没法比了。

在付费推广方面,国内门槛(资质、资金)都挺高,感觉只有大品牌才能投得起广告,这对于缺资金的团队来讲,又是闭门羹。而国外,facebook 和 google 拿个 50、100 刀去做个推广计划都没问题。

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来获取种子用户或者验证需求。

行吧,推广也做得不错,得到了批种子用户并且涨势还不错;就最后一步了,商业化。

第四点、商业化选择少。

说商业化选择少可能说过了。国内是由于巨头间的竞争太激烈,出现各种补贴手段,导致互联网用户习惯于免费的互联网产品,甚至觉得应该倒贴给他来使用;伸手党、白 piao 党挺多;付费以及版权意识都还有改善空间。

想想你都给哪些浏览器插件付费过?“插件还需要付钱?!”

而海外用户的付费意愿足够强烈,在以后的案例分享中就能体会到。一个小小的浏览器插件,做得精美,触碰到了用户的购买欲望,解决了他一个痛点,他就愿意购买。

下一篇就分享国外浏览器插件的产品案例。

顺便再说一个「免费 vs 付费」的问题,这个不针对哪个国家,全世界都一样。免费(不愿意付费)的用户是最难伺候的,因为他们不 value 你的产品,觉得免费的就是创造者轻易做出来的、廉价的。如果依着这部分不愿意付费的客户来做需求,产品只会越做越难盈利。

hi,兄弟,感谢分享。你说的这些,深得我心啊。 我目前也在针对海外用户做产品,当然,是独立开发。 不过我遇到了支付的问题,找了很多方案,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不知道楼主是否有解决方案,请赐教。

Reply to tangpanqing

不如分享一下目前都试了什么方案行不通,还有是为什么行不通。

Stripe 我知道是必须美国人或者以公司注册;但其他的支付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试了 stripe 走香港可以,目前没有封,但是费用有点高

Reply to hlwjia

在国内,没有美国人身份,也没有美国公司,被堵死了。

需要香港身份证号?

Reply to tangpanqing

paypal 不行吗?如果是 web3 的项目就方便了

Reply to spike

不是 web3 项目

在你眼里咋啥都是问题...

stripe 没有什么难的,注册一个美国公司就行了。可以在 fiverr 上面找外国人帮忙注册,你只需要准备护照就行了

cmlanche mark as excellent topic. 11 Aug 14:00

优质讨论,设为精华

cmlanche in [Topic was deleted] mention this topic. 11 Aug 14:05

持续关注

Reply to cmlanche

感谢站长大佬

Reply to hlwjia

好的,感谢推荐

在掘金看过你这篇文章 😀

Reply to ruris

嘿嘿,缘分!

mark,看看支付环节如何解决???

Reply to hlwjia

支付维护成本挺高的,每年 5000RMB 左右

注册海外公司,需要在国内备案吗

Reply to VincentLee

不需要啊

关注海外市场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潮流,获取更广泛的商业机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产品和服务。

持续关注

😂 说的太准了,有时深感海外比国内还容易些。

自荐我写的插件,IT 人必备神器

Flash Copilot 闪记 —— 浏览器超级助手,效率 x10 倍,IT 人必备神器

https://kjeek.com/

ALL IN ONE,效率 x10,包括但不止于 万级书签管理、沉浸式网页笔记、双语沉浸式翻译、智能网页大纲等 10+ 项高频功能/操作

You need to Sign in before reply, if you don't have an account, please Sign up first.